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镜(察看)
B.吾妻之美我者,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甚矣(弊端)
D.数月之后,时时而进(偶尔)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徐公来,孰视
B.徐公不若君美也
C.吾妻美我者
D.暮寝而思
【小题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小题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5-17 05:02: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
(1)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2)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3)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4)“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5)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6)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7)“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8)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9)“你说什么?老高。”
(10)“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11)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12)“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13)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14)爸爸的花儿落了
(15)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小题1】《爸爸的花落了》选自 ,作者是
【小题2】“快回家去!快回家去!”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爸爸的花儿落了”有什么含义?
【小题4】文章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濒死,但文中处处有伏笔,请在选文中找到这样的句子,写在下面。(一句即可)
【小题5】“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小题6】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两句赞美、感激父爱的话。

同类题2

阅读《春》的部分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①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④“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⑤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小题1】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钻”能否改为“伸”?为什么?
【小题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
霞,白的像雪。”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语序能否颠倒?为什么?请说明理
由。
【小题3】写春花,为何要写“蜜蜂嗡翁地闹着”呢?说说作者的用意。
【小题4】用两个成语概括“春花图”的特点。
【小题5】仿照例句,说说下边加点的词好在哪里。
例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答:“抚摸”这个词,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温柔的特点。
……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同类题4

阅读《春》选段,完成下题。(8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小题1】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句子的句序不能颠倒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三个句子是按颜色由深到浅的次序安排的。
B.这三种颜色是和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一一对应的。
C.“火”、“霞”、“雪”是按照从热到冷的次序安排的。
D.这三个句子是按照春花开放的先后次序安排的。
【小题2】仔细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简析其表达效果。(3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选文第三段把春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极其生动,试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课内阅读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小题1】第一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中的“无常”是什么意思?此段中最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是什么?
【小题2】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的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什么?
【小题3】文中母亲说的“好好儿活”和“我”说的“要好好活”各有什么含义?
【小题4】最后一段,写“我”和妹妹秋天一起看菊花时,着意写了各色花给人的感受,这能使人联想到什么?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