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老舍《茶馆》片段,完成题目。

宋恩子 后面住着的都是什么人?

王利发 多半是大学生,还有几位熟人。我有登记簿子,随时报告给“巡警阁下”。我拿来,二位看看?

吴祥子 我们不看簿子,看人!

王利发 您甭看,准保都是靠得住的人!

宋恩子 你为什么爱租给学生们呢?学生不是什么老实家伙呀!

王利发 这年月,作官的今天上班,明天撤职,作买卖的今天开市,明天关门,都不可靠!只有学生有钱,能够按月缴房租,没钱的就上不了大学啊!您看,是这么笔帐不是?(1)

宋恩子 都叫你咂摸透了!你想的对!现在,连我们也欠饷啊!

吴祥子 是呀,所以非天天食人不可,好得点津贴!

宋恩子 就仗着有错拿,没错放的,拿住人就有津贴!走吧,到后边看看去!(2)

吴祥子 走!

王利发 二位,二位!您放心,准保没错儿!

宋恩子 不看拿不到人,谁给我们津贴呢!

吴祥子 王掌柜不愿意给咱们看,王掌柜必会给咱们想办法!咱们得给王掌柜留个面子!对吧!王掌柜!

王利发 我……(3)

宋恩子 我出个不很高明的主意:干脆来个包月,每月一号,按阳历算,你把那点……(4)

吴祥子 那点意思!

宋恩子 对,那点意思送到,你省事,我们也省事!

王利发 那点意思是多少呢?

吴祥子 多年的交情,你看着办!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5)

【小题1】简略分析对话(1)中表现了王利发什么样的性格及思想感情?
【小题2】对对话(2)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巡警们的忠于职守的性格。
B.表现了巡捕的横行霸道,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C.写出了宋恩子、吴祥子二人的悲惨生活,他们这样做是迫不得已。
D.只是直观地反映现实,没有含义。
【小题3】对白(3)(4)的最后都有省略号,它们表示了什么意思?
【小题4】对白(5)中有两个“意思”,它们各表示了什么意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2-11-16 12:17: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小题1】已悟透生活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
【小题2】将“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中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小题3】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小题4】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小题5】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作者从“看花”中获得了哪些感悟?

同类题5

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完成各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小题1】文章题目是“秋天的怀念”,那么作者都怀念了什么?
【小题2】文章第①段和第⑦段两次出现了“好好儿活”,分别有什么含义?
【小题3】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从用词角度赏析)
(2)“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从描写角度赏析)
【小题4】“好好儿活”这句朴素的话语,引发人深刻的思考。请联系实际谈谈,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