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世言晋王之将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吾有三遗恨,与尔三矢,尔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方其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矣!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则专宠伶官,沉溺声,朝政皆废。至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不知所归,何其衰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改)

(注)①晋王:即李克用,因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为晋王。后面“庄宗”为其子,称帝后沉溺声色,终被伶官叛乱所杀。②从事:一般属官。③少牢:古代祭祀用牲畜,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④仇雠(chóu):仇敌。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心志    尔无忘乃父之志
B.征于发于声而后喻 沉溺声
C.及凯旋而纳    庄宗受而藏于庙
D.世言晋王之将至一夫夜呼
【小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小题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与乙文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表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明了忧患意识对国家或个人的重要性。
B.乙文中庄宗起初牢记父亲的遗志,在打仗前,会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父亲赐给的箭,用它去射死三个敌人。
C.甲文中列举的舜等六位贤士都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D.乙文中“可谓壮矣”“何其衰也”分别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和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的前后对照极为强烈,发人深省。
【小题4】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简要谈谈甲乙两文对你走向成才之路有什么启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7-15 04:07: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环除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注)①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①山水之乐  ②心窃
(2)①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两峰之间   ②有二小儿戏沙上
【小题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小题3】(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用原文作答)
【小题4】(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