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站起身,出去了。门外有几个女人的声音。我便招宏儿走近面前,和他闲话:问他可会写字,可愿意出门。

“我们坐火车去么?”

“我们坐火车去。”

“船呢?”

“先坐船,……”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

“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小题1】根据文中对话的语境,省略号可以表示“语言中断、话未说完、含糊其辞、说话断断续续”等。结合上下文语境,下面所选语句中的省略号的用法与“先坐船,……”这句话中的省略号用法一致的是(   )。
A.“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B.“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C.“那有这事……我……”
D.“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小题2】“我吃了一吓”的“吓”读作_____;“吓,什么都瞒不住我”的“吓”读作______。
【小题3】鲁迅在文中称杨二嫂为“圆规”,表现了什么样的态度?
【小题4】小说运用对比的手法,并通过对杨二嫂的语言、动作描写刻画杨二嫂的形象。请你对这一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29 01:03: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②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③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④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小题1】找出描写捕鸟动作的词,并说说这一连串的动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小题2】完成下列问题(用原文回答)。
捕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
捕鸟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小题4】选文第三段有何作用?

同类题4

比较阅读《孔乙己》《范进中举》,完成下列各题。

(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已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祆,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已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已,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已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小题1】请各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事件。
【小题2】孔乙己和范进都是热衷功名的读书人。二人境况不同,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众邻居对范进中举后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选文用字准确生动,请结合语境体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妙处。
(1)他从破衣袋里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2)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在塘里,起来,头发都散了……
【小题4】“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一句,除了交代时节气候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小题5】选文中多次写酒店的人对孔乙已笑,这有什么作用?

同类题5

阅读与理解
①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地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小题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轻松 ”“舒展” 表现出“我”怎样的心情,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小题2】第②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题3】第④段中“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4】“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几段文字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