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街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庆历三年,轼①始总角②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祜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殆。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节选自《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①轼:苏轼自称。②总角:指童年。
【小题1】解释下列带横线字。
①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乡先生(   )
以告之(    )
岂非命软?(    )
子不识范文正公(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2)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小题3】用原文回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此”指什么?作者概括写景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4】结合乙文相关内容,请您简要分析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8-05 03:32: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