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面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 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 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 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小题1】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政人和/博古今   增其旧/因地
B.巴陵状/名古迹   春景明/风日丽
C.岳阳楼之大/叹为止   前人之述矣/万事俱
D.国怀乡/伪存真   吾谁与/完璧
【小题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理解:“谪守”是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滕子京在“谪守”的情况下,在“百废”的基础上,做到了“政通人和”。滕子京这种逆境中仍忧国忧民的情 怀值得崇敬。
B.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翻译:(洞庭湖)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水势浩大,宽阔无边。
理解:本句描写了洞庭湖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而形成的广阔、浩渺的壮丽景色。
C.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翻译: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离开国家、怀念家乡,担心(别人)说坏话,惧 怕被(别人)批评指责的情怀,满眼萧条冷落的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理解:本句写出迁客骚人在阴天时登上岳阳楼,看到阴冷的景象,就会产生悲伤 之情。
【小题3】《岳阳楼记》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请结合链接材料说说这种思想在范仲 淹和郑板桥身上有哪些体现。

(材料一)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①殍殣(piǎo jìn):饿死的人。②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 有饭吃。③敖仓:粮仓。④晏然:安宁的样子。

(材料二)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22 04:44: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予作文以记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B.则有国怀乡/游人而禽鸟乐也
C.予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
D.至若春和明/四时之不同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然则何时乐耶/不知人之乐
B.有心旷神怡/居庙堂之高忧其民
C.不物喜/醒能述文者
D.多会此/海运则将徙南冥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寥寥几笔就描绘出洞庭湖壮阔缥缈的景象。
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虽遭贬谪却做出了显著政绩的充分肯定。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古仁人非常豁达,已无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天下。
D.文中第③段所描绘的阴冷萧然之景,与第④段所描绘的晴朗明丽之景形成鲜明对比。
【小题4】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同类题5

课内文言文阅读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小题1】本文选自《______》作者范仲淹谥号__________。
【小题2】解释下列词语。
(1)胜状(______)
(2)排空(_______)
(2)景(______)
(4)古仁人(_____)
【小题3】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小题4】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
【小题5】谈谈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