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用关联词语“虽然……但是……”把下面三项内容排列组合成一段话。要求着重肯定晓雪在学习方面的优点,语言要简明。
(1)晓雪在学习上有一股子钻劲,各门功课都学得很扎实。
(2)晓雪集体观念也比较淡薄。
(3)晓雪性格孤僻,不爱接近同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2-09-21 02:27: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的一组是    ( )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B.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D.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雾凇沆砀(水气凝成的冰花)B.上下白(全)
C.是金陵人,此(客居)D.余强饮三大而别(白色)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然后描绘赏雪的经过与在湖心亭的奇遇。
B.文中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孤僻独居,少有亲朋的生活状态。
C.作者写景,用“一痕”、“一点”、“一齐”,“两三粒”写出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表现了悠远脱俗的精神。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深化意境。反村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5】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同类题5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a“我买几个橘子。你就在次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买东西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b“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c“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小题1】在线中填上适当的词语。
【小题2】“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什么又赶紧拭干了泪?
【小题3】父亲的背影,主要抓住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特点。
【小题4】父亲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蕴涵的情味。(先摘抄,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