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综合性学习。
“墨香书法展示”是教育部开展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之一。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走进墨香书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材料探究)

材料一:汉字书法是汉民族独创的,它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材料二:汉字书法以“文房四宝”为工具书写情感,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映。颜真卿作品的“庄严正直之美”、苏东坡书法的“潇洒飘逸之美”和***书作的“大气磅礴之美”都是例证。

材料三:三幅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

   

颜真卿楷书 王羲之行书 张旭草书

(1)请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文房四宝”指的是:
(活动二·观点交流)
(3)根据设置的情境,完成下面对话。
王明:马上就中考了!哪有时间练习书法?还不如多背几个英语单词!
李华:  
张亮:李华说得对!时间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们应该参加这项有益身心的活动。
(活动三·成果汇报)
(4)为下面新闻拟写标题。

标题:

5月1日,福建省教育厅公布了“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之“墨香书法展示”活动获奖名单。漳州市成绩喜人。选送的毛笔书法作品中有10件获得一等奖,占全省该类书法一等奖获奖总数的25%。本次活动,极大调动了我市师生研习书法的热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性学习 更新时间:2017-02-23 06:42: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解释下面旬中加点的词
①请广于君( ) ②直五百里哉( )
③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④寡人矣 (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B.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徒以有先生也
D.天子之怒,伏尸百万聂政之刺韩傀也
【小题3】(小题3)翻译句子: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小题4】唐雎的形象鲜明,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手法塑造了他怎样的形象?

同类题4

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后面问题。
秋天的怀念Z|X|X|K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着什么劲!”母亲过来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啦唰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小题1】本文三次写看花,看花是中心事件,也是母爱的集中体现,阅读全文,请填写下表。
 
事件
“我”的表现
母亲的反应
第一次
春天,因“我”暴怒无常,母亲提出去北海看花。

劝慰鼓励
第二次
秋天,北海的菊花开了,母亲想推“我”去看看。
答应母亲

第三次

怀念母亲
 
 
【小题2】结合上下文,品味第①段中加点词“扑”和“抓”都写出了什么。
【小题3】简要分析第②段中的划线句在内容上的作用。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日:“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日:“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日:“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舜于畎亩之中(___________) (2)人则无法家士(_______________)
(3)创业与守成难(___________) (4)不得之于艰难(_______________)
【小题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  )
A.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知守成之难
B.傅说举于版筑间 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
C.国恒  今亦死
D.征与吾共天下   求其能千里也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小题4】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甲文中盂子的思想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