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题1】曹操的这首诗以“_____”字统领全篇,在描写沧海景象时,有动有静,如“水何澹澹”是动景,“__________”(任选一句即可)则是静景。诗人还通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想象,抒发了_______________伟大抱负。
【小题2】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诗人眼中大海、山岛的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15 09:13: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积累
(1)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2)“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段选文出自____________(书名),该书又名
《
__________
》
,作者是美国的_______(人名),是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中国革命事件)的评价。
同类题2
阅读曹操的《观沧海》,完成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题1】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
________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
_________
,次写海面上的
_______
,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本诗的情感基调是
_____________
。
【小题2】按要求写出诗句。
(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______________
”写的是动景,“
_________
”写的是静景。
【小题4】下面的诗句中,“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小题5】请你对这首诗理解做个最佳块择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
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永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题1】这首诗以“______”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
【小题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后面问题。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本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沧海形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B.朱自清,中国当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春》《背影》均是他的作品。
C.《白杨礼赞》作者茅盾用象征手法,歌颂了在***领导下坚持抗战的东北军民,及其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D.《龟虽寿》告诉我们:寿命长短,不只是被动地由上天安排;身心和悦,就可以益寿延年。诗中所体现的乐观向上精神,历久而弥新。
相关知识点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三国
曹操(155-220)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