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王子猷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①因:于是,就。 ②(宿):一宿,一晚。 ③造门:登门。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白雪纷纷所似(____)
(2)俄而雪骤(____)
(3)夜大雪,眠(____)
(4)人问其(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左将军王凝妻也/即便夜乘小船就
B.戴在剡/学而习之
C.未若柳絮风起/起彷徨
D.公欣曰/四望皎
【小题3】用“/”给文章划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2)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小题5】根据文章意思回答下列各题。
(1)甲文谢道韫的故事主要表现作者对“_______”之情。
(2)乙文中对名士王子猷言行的描述,主要表现主人公“______”的为人风格。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3 10:04: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小题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一处)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择其善者而从之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下车之(__________________)
(2)相而去(_______________)
(3)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
(4)不亦乎(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4】结合(甲)文内容,说说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小题5】孔子认为对待他人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结合孔子的这一观点,请具体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甲)选文中“友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