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乙)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谢公:即谢安。②淮上信:从淮水派来的送信人。 ③竟:终了,完毕。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俄而雪__
(2)撒盐空中差可__
(3)未若柳絮风起__
(4)不于常__
【小题2】用“/”划分句子停顿,划两处。
看 书 竟 默 然 无 言 徐 向 局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
【小题4】从以上两文中可以看出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01 10:03: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卿父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父法孤,孤法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做,实践。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法:效法,仿效。

【小题1】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行/遥遥无
B.陈元方年十一/元方年七岁
C.周公不孔子/可以为
D.元方入门不/义无反
【小题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尊君在不: 你父亲在吗?
B.友人惭,下车引之:友人很惭愧,下车去拿好吃的吸引元方。
C.期日中,过中不至:约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
D.不知卿父法孤,孤法父:不知是你父亲效法我,还是我效法你父亲?
【小题3】甲乙两文都讲述了少年陈元方的故事,你认为两则故事都突出反映了他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说明。

同类题2

阅读《咏雪》,完成各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小题1】下列选项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俄而雪/暴风B.公欣曰/不以为
C.可拟/阴阳错D.风起/材施教
【小题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翻译:谢安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理解:短短八个字,交代了时间、地点、故事的社会背景和主人公、事件的起因等,体现了文言文语言的精练。
B.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跟他的子女一起谈论诗文。
理解:谢氏家族是世代诗礼之家,谢安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有时间和子女“讲论文义”,体现了对他教育的重视。
C.公大笑乐
翻译:谢安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
理解:从“公欣然”和“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一家人亲密无间的感情,能够感受到古代人美好的家庭生活情趣。
【小题3】把下雪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你认为哪个比喻更生动形象?请说明理由。
【小题4】中国古代有很多“少年早慧”的故事。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两则链接材料,概括说明“少年早慧”在谢道韫、夏侯荣、戴震身上分别有怎样的体现。

(链接材料一)

,字幼权。幼聪惠,文帝闻而请焉。宾客百馀人,人一奏刺,悉书其乡邑名氏。客示之,一寓目,使之遍谈,不谬一人。帝深奇之。

(链接材料二)

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震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注:①荣:夏侯荣,三国魏将。②刺:名帖,相当于现在的名片。③寓目:观看,过目。④《大学章句》:出自《四书集注》,是朱熹对《大学》的注释和补充。⑤震:即戴震,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哲学家、思想家。⑥朱文公:即朱熹,宋朝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田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陈太丘与友行____
(2)元方入门不____
(3)学而不思则____
(4)好之者不如之者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师矣/人谋而不忠乎
B.博学笃志/人不知不愠
C.学而时习/知者不如好之者
D.吾三省吾身/谢太傅寒雪内集
【小题3】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学”和“思”的关系,这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
B.客人所说的“尊君”和元方所说的“家君”意思相同,都指陈太丘,在文中互换位置并不影响阅读。
C.古人讲究“仁义礼智信”,元方指责客人“无信、无礼”,这让客人很惭愧。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的是有关修身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保持自己的志向的重要性。
【小题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