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小题1】下列语句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未若/柳絮/因风起
C.陈太丘与友/期行D.君与家君/期日中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 俄而:一会儿,不久。
B.公欣然   欣然:高兴的样子
C.未若柳絮风起   因:趁,乘。
D.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儿子和女儿
【小题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咏雪》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编写的。
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C.《咏雪》一文用“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乐、轻松地家庭气氛。
D.这两个比喻各有优点,但从“公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太傅更倾向于“柳絮因风起”的说法,因为这个比喻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好就好在特别形似。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02 11:43: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筐曳履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走送,不敢稍逾约 益慕圣贤
B.不敢出一言复   衾拥覆
C.手自笔录,计以还 寓逆旅,主人再食
D.每借于藏书之家 以是人多以书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常手抄借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礼节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同类题5

阅读《口技》,完成下列小题。

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小题1】填空。
(1)《伤仲永》“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一句中“闻”是“名声,名望”的意思,文中“遥闻深巷中犬吠”一句中“闻”的意思是:______。
(2)《扁鹊见蔡桓公》“君之病在肌肤”一句中“之”是“的”的意思。《狼》“又数刀毙之”一句中“之”指代“狼”。文中“于厅事之东北角”一句中“之”的意思是: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小题3】《口技》一文不仅从正面生动地再现了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还多次描写了______,前后两次交代了______,从不同侧面突出了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