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文言文阅读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

(注)①季札:春秋时吴国公子。②徐君:徐国国君。③上国:古指中原发达国家。④冢:坟墓。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元方/时年七岁B.待君久/不至
C.季札/心知之D.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陈太丘与友行 ⑵元方入门不 ⑶为使上国 ⑷系之徐君冢树而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过中不     ②还
B.①太丘去     ②逝者如斯夫,不昼夜
C.①于是解其宝剑  ②去后
D.①徐君季札剑 ②之者不如乐之者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
⑴友人,下车之。
⑵始吾心已之,岂以死吾心哉!
【小题5】陈太丘与友期和季札挂剑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________的传统美德;(甲)文中的元方是一个__________的孩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30 09:57: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