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①。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②。自康乐③以来,未复有能与④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晓雾将歇(______
(2)夕日欲颓(______
(3)猿则百叫无绝(______
(4)横柯上蔽(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四时俱备  前人之述备矣
B.沉鳞竞跃  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  胡不见我于王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小题4】(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2-10-09 01:45: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至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小题1】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康乐以来B.蝉则/千转不穷
C.沉鳞/竞跃D.经纶/世务者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夕日欲(坠落)B.泉水石(冲击,撞击)
C.鸢飞天者(至,到达)D.沉竞跃(水光波动的样子)
【小题3】下面对(甲)(乙)两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及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翻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
理解:写出了茅山中一日之美。
B.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翻译:流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理解:写出了江水的清澈明净。
C.实是欲界之仙都。(翻译: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理解:作者被贬官后,心情郁闷,看到此美景,不由得发出感叹。
D.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翻译:我乘着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理解:表现作者纵情游赏,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和怡然自得。
【小题4】把(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小题5】(甲)(乙)两文都抓住___________的特征进行描写;在写法上(乙)文先_________后___________。

同类题2

读《答谢中书书》与《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回答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 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 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①昔,携手赋诗,步仄径②,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③,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④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⑤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⑥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注释:①曩:从前。②仄迳:狭窄的小路。③雊(gòu):雉鸡叫。④天机清妙:性情高远,超凡脱俗。⑤不急之务:闲事,这里指游山玩水。⑥因驮黄檗(bò)人往:借驮黄檗的人前往之便(带这封信)。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四时备   俱: ②晓雾将   歇:
之不远   斯: ④倘能我游乎   从: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小题3】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
②窥谷忘
午未申三时
可为俗士道哉!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B.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C.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D.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小题4】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甲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②乙文中“俗士”暗指________________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