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下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俊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素,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从山门①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②,不容寸肤③,三面皆郛④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⑤如虹,忽卷掣折⑥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⑦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⑧,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选自袁宏道《观第五泄记》
(注释)①山门:五泄寺的大门。②青削:颜色青绿,陡峭如刀削。③寸肤:形容山石林立,间隔极窄。④郛(fú):古代城的外城墙。⑤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栏瀑布,激起水花。⑥掣折:转折。⑦欹(qī):斜靠。⑧纬:编织物的横线。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引凄异:  
沿溯阻绝:  
③山行之极也:
④而犹不忍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未复能有其奇者余舟一芥
B.虽乘奔御风不疾也自既望至十八日为盛
C.念无与为乐该简桃核修狭为之
D.相与步中庭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水面者
【小题3】(小题3)下列对两段文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甲文运用了对偶、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和衬托的写作手法。
C.乙文中“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写出了瀑涯险峻高危的特点。
D.乙文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小题4】(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②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
【小题5】甲文画线句和乙文各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水?都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6-04-20 01:56: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节选)
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制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印出印花来呢?”由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不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小题1】选文论证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小题2】为了证明这个中心内容,作者采用   论证的方法,一是
二是
【小题3】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须的要素呢?
【小题4】文中第二段“由此”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