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下面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
材料一:中欧各国的“文化年外交”已经进行了10年——包括“中法文化年”“西班牙文化年”“希腊文化年”“中意文化年”等活动。
材料二:2004年1月24日是中国农历春节,法国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披上了“中国红装”。70多万法国民众涌上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争睹来自中国的万人盛装游行表演,人数之多,甚至超过了每年法国的国庆大游行。“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材料三:2009年在中国举办的“俄语年”和2010年在俄罗斯举办的“汉语年”活动成为两国文化生活中的标志性事件。中国22个省、市与23个联邦主体共举办500余项活动,上亿人次参与。在2009年10月中国“俄语年”闭幕式上,当时的俄罗斯总理普京亲自为“情动俄罗斯——中国人唱俄语歌”获奖的中国小伙子颁奖。
问题:中外文化年的举办有怎样的意义?(至少写出三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性学习 更新时间:2017-02-23 06:19: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再塑生命的人》节选,完成小题。

再塑生命的人(节选)

海伦•凯勒

⑴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⑵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1),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⑶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⑷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自然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2)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⑸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注)①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小题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1)(2)两处。
(1)A.激荡 B.跳动 C.回旋 D.徘徊
(2)A.启示 B.启事 C.启蒙 D.启发
【小题2】阅读选文,根据主要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我”把“杯”和“水”混为一谈,感到不耐烦。——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捡起布娃娃的碎片,追悔莫及。
【小题3】结合本文谈谈,如何理解“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各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外人   悉:全,都
B.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C.不独其子 子:以……为子
D.盗窃乱而不作   贼:偷东西的人
【小题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小题3】(甲文)的“世外桃源”与(乙文)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两文各自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
【小题4】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