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各题。

(甲)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注释)①常:人名。②贻:赠送。③qì:完结,终了。④弥束:更加紧密连接。⑤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面。⑥胠箧qū qiè:一只打开的箱子。⑦伏:通“服”。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非木柿____________ ②转转不____________
③人其板____________ ④塔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问塔动因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B.康肃忿曰   则天下之事
C.乃瓦布之   为顺流下矣
D.动如初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2)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小题4】仔细摘摩甲文中老河兵的“笑”与乙文中喻皓的“笑”,分析两人“笑”的不同意味
【小题5】下列各项均是同学们从甲乙两文中得到的启示,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凡事不要空想,要勤于观察思考,勤于动手。
B.要联系实际,客观判断,不要主观臆想。
C.一个人认知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他对事物的判断正确与否。
D.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15 04:57: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三峡》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略无处 阙:同“缺”,空隙,缺口   
B.沿阻绝 溯:顺流而下
C.王命急宣    或:有时
D.多趣味 良:很
(2)对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然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坐船快。
C.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
D.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寒寂静。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B.文章第1段,总体描绘三峡的形势,是概括性描写,写出了三峡峡长山高的雄伟气象,为下文具体景物的描绘提供了大背景。
C.文章后三段是具体描绘,抓住季节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三峡四季的自然景象。
D.文章的韵律和谐,骈散结合,灵活多变,整饬华美,韵律和谐中,又有参差变化,读来有抑扬顿挫之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略无处(_________) (2)不见月(_________)
(3)素绿潭(_________) (4)林寒涧(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小题3】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小题4】请根据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两文描写三峡时在内容和写作技巧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链接材料:《宜都记》节选 )

同类题5

文言文阅读。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小题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孙衍、张仪岂不(______)大丈夫哉?
(2)丈夫之(______)也,父命之
(3)以顺为(______)者,妾妇之道也
(4)(______)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5)太上(______)德,其次务施报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小题3】用原文中的关键词填空。
(甲)文孟子讥讽公孙衍和张仪能成为“大丈夫”的原因是______;
(乙)文作者认为对于“富贵者”来说,“好礼”带来的影响是______。
【小题4】结合(甲)(乙)两文,分别概括两文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