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15 04:01: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二石兽/并沉焉
B.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C.六幕/相联如胠箧
D.人/皆伏其精练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数小舟(_________)
(2)于沙上(_________)
(3)不亦乎(_________)
(4)人其板(_________)
【小题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反溯流逆上矣/塔
B.石性坚重/以瓦布之
C.石性坚重/钉板上下弥束
D.知其一/当涉猎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小题5】选文虽短,但颇具哲理,读后请谈谈甲乙两文分别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jù)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选自《资治通鉴》)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行乱其所为(______)
(2)困于心,于虑(______)
(3)唯不终(______)
(4)自古所希(______)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B.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C.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D.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小题3】请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
【小题4】结合甲、乙两文,说说魏征“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张岱《湖心亭看雪》)

(二)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此文与《醉翁亭记》同为作者被贬滁州时所做。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日更定矣 金陵人
B.上下白 长烟空(《岳阳楼记》)
C.其风俗之美 益慕圣贤之(《送东阳马生序))
D.以与民共 不知太守之其乐也((醉翁亭记》)
【小题2】下列对文段(一)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映衬出作者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也暗示作者的“痴”,为下文作伏笔。
B.“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描写了天地广大,人之渺小,传达出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怀。
C.文中有关“崇祯五年十二月”及“金陵人”的记述,透露出作者无限的惆怅和淡淡的哀愁。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不仅点出“痴”情人不止“我”个,更形神兼备地写出了赏雪人的情态,文情激荡,余味无穷。
【小题3】下列对文段(二)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B.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C.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D.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小题4】把下面文段(一)(二)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小题5】从文段(二)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生活很有乐趣,你认为他有哪些乐趣?(请写出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