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默写。
①鸟向檐上飞,  。(吴均《山中杂诗》)
②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马上相逢无纸笔 , 。(岑参《逢入京使》)
⑤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⑥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2-24 04:04: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A之思;椅桐桧柏,有B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

(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

注释①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汴(biàn):汴水。②余浸:支流。③岩阜:假山。④芡(qiàn):水生植物。⑤富:丰饶的物产。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醉翁之不在酒____
(2)佳木而繁阴____
(3)竹森然以高____
(4)果蔬可以邻里____
【小题2】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
【小题3】细读甲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点。
【小题4】根据你的理解,将“江湖”和“山林”两个词语恰当填在乙文中的A、B处。
【小题5】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抒发的感情大致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小题。
(甲)见鱼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间隔。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太牢:古代祭祀对牛、羊、豕(shi,猪)三具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便还家()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定州() ④天子哭之,死无所()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小题3】(甲)文中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小题4】(乙)文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的君王?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