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学校文学社主办的电子校刊已设计好四个栏目及其封面,还需在每个封面上配一两句古典诗文名句,名句中应包含该栏目名称中的一两个字。请根据下面封面的内容和诗文名句出处,默写出相关名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2-24 06:03: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长江之美古来共谈,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小题1】请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标注读音。
(1)引凄异____
(2)渡远门外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三峡七百里中/非亭午夜中
B.沿溯阻/巘多生怪柏
C.虽乘御风/猛浪若
D.哀久觉/蝉则千不穷
【小题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两岸都是相连的山,________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翻译:春冬季节,________
【小题4】根据诗文内容填空。
长江风光随地势不同而变化万千,三峡壮丽雄奇,郦道元用“____”(原文语句回答)表现了群山的高峻;江水冲出荆门山口,进入汉江平原,李白写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以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楚地____的特征。

同类题5

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下面各小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壤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小题1】给这段话选一个标题。(  )
A.冬天的群山B.雪后的济南
C.雪后小山美D.冬日雪后的济南
【小题2】文段开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究竟“妙”在哪里?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小雪可以给小山穿上“花衣”。
B.小雪可以给蓝天“镶银边”。
C.小雪可以把小山衬托得更加美丽。
D.小雪可以反射出小山的各种色彩。
【小题3】本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小题4】本文写景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 )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
C.事件先后D.景物主次
【小题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段文字选自《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
B.作者围绕“妙”字,描述了小雪使矮松越发青黑,给蓝天镶上银边,给山穿上花衣,薄雪还会露出点粉色这四个方面的景色。
C.文中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中的“白”指积雪,“暗黄”指的是草;而“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然之景的美丽。
D.本段文字作者主要描述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