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两个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①,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②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③。生子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④,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⑤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⑥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⑦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⑧!
(选自《颜氏家训·教子》)
(注释)①中庸之人:中等智力的人,普通人。②节:约束,限制。③匮:柜子。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柜”。④稚:儿童。⑤笞(chī):用竹杖、荆条打。⑥恣:放纵。⑦诃:同“呵”。怒斥、喝斥。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选拔) 师保固明(本来) |
B.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
C.父母威严而有慈(并且) 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表并列) |
D.宜诫翻奖(翻转) 书之玉版(书写) |
【小题2】乙文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
B.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
C.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
D.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
【小题3】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
B.甲文第二段先正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反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
C.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对于一般人,不早教育就不会明白事理。作者主张对孩子的教育应及早进行,即使没条件胎教,也要在“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时,“便加教诲”,而不能等问题出来才教育。 |
D.作者认为赞誉孩子会给孩子带来灾祸,“笞罚”是唯一的好方法。 |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比及数岁,可省笞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