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像。(填像的性质)
(3)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4)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________。(填符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12-29 09:59: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D.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同类题2
如图甲所示,
S
为发光点,试画出经平面镜
MN
反射后通过
A
点的反射光线和相应的入射光线;如图乙所示,已知入射光线,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
______
同类题3
重要会议入场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5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2m
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2m
同类题4
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依次为10厘米、16厘米和24厘米,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
f
满足关系式( )
A.
f
<12厘米
B.8厘米<
f
<12厘米
C.10厘米<
f
<12厘米
D.8厘米<
f
<16厘米
同类题5
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得________、缩小的实像,而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厘米。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约为25厘米。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____来获得清晰的像,晶状体的弯曲程度的调节是通过____的收缩或放松引起的,当我们看清近处物体时该肌肉处于____(填“放松”或“收缩”)状态。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______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正常人的眼睛的观察范围是______
A.0~10厘米
B.10~25厘米
C.10厘米至极远处
D.0~25厘米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透镜和视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