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10-25 01:38: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停止敲锣后,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
A.虽然锣面振动停止了,但仍能发声
B.锣面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
C.声音传到人耳需要一段时间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同类题2
如下图所示,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
中传播;丙图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
同类题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
C.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同类题4
“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如图),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针对这一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发出声音时,是由于手机中的猫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B.我们能听到汤姆猫说话声的过程为,声音-耳廓-鼓膜-听小骨-听神经-耳蜗-听觉中枢
C.当对着手机用很小的音量说话时,“汤姆猫”没有反应.说明需要发出足够高的频率才能使手机接收到声音信号
D.你发出的和手机发出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中,且传播速度相同
同类题5
如图,A、B为两个相同的音叉,C是粘在音叉叉股上的小平面镜,D为一较大的平面镜,E为固定的小激光笔,F为天花板。
(1)实验时,用橡皮锤敲响音叉A听到声音的同时,会观察到天花板上的光斑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答一点即可用)
(2)这个实验中用到的探究方法是___。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