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在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的启发下,许多科学家包括(法拉第)就开始思考:磁能否产生电的问题?
(1)他们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属于逆向思维,可很多科学家做了很多实验,一直没有成功就放弃了,法拉第坚信磁一定能感应出电,经过十年的探索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进一步研究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的联系,小乐利用身边的实验器材做了下面的探究:
(2)为了“探究通过磁场获得电流的条件”,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主要器材有:铁架台、U形磁铁、灵敏电流计、金属杆(金属杆用细导线连接并悬挂于铁架台上)、开关及导线若干.

①小乐安装好器材,便开始观察灵敏电流计,结果却发现指针并没有发生偏转,最有可能是因为________造成的。
②解决①中的问题后,小乐再次观察灵敏电流计,发现指针还是没有发生偏转,于是他晃动金属杆,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摆动,则表明电路中有了电流通过,此时金属杆就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
③经历了①②的探究,小乐便得出了通过磁场获得电流的条件:a.有一个闭合的电路;b.电路的一部分导体要在磁场中运动,对于他的结论,你认为应该改进的是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11-23 11:11: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小明和芳芳根据课本中的描述做了进一步的探究。请回答:
(1)小明同学提出了“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有关”的猜想。实验的主要步骤(已作简化)如下:
连接电路,使导体慢速和快速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电流大小。
实验结果:快速切割时电流表读数大,慢速切割时电流表读数小。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
(2)芳芳同学思考:线圈的一边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与单根导线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不一样。于是她做了如下实验来验证:
a.先用大约25圈的漆包线圈的一条边框较快地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b.然后用单根导线以相同的速度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你认为两次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程度(____)
A.a较大   B.b较大
C.一样大  
A.无法确定

(3)实验过程中小明与芳芳又用线圈和条形磁铁来做实验(如图所示),发现灵敏电流针指针发生偏转。你认为在此实验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请你总结一下:
①_______;②_______。
(4)请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当把条形磁铁往上拔出时,灵敏电流针的指针(_____)
A.不会偏转
B.偏转且方向与插入时相同
C.偏转且方向与插入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