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材料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材料二: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他将一个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材料三: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

(1)进行奥斯特实验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分别用图甲和乙两种方式放置一根导线。当导线通电时,小磁针发生明显偏转的是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科拉顿、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相继进行如材料所说的实验研究,是基于__________的科学猜想。    
(3)科拉顿的实验中,__________(选填“已经”或“没有”)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你提出的一种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11-19 06:25: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风是一种潜力很大的新能源,地球上可用来发电的风力资源约有1000亿千瓦,几乎是现在全世界水力发电量的10倍.目前全世界每年燃烧煤所获得的能量,只有风力在一年内所提供能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国内外都很重视利用风力来发电,开发新能源.某学校科技小组结合所学知识,对“风力发电”展开探究。   
(1)科技小组探究“风力发电”,应选取下列相应的哪套装置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 

(2)下列实验中可以让磁场产生电流,必须的操作是_______   
A. 实验时,开关要闭合,接通电路;
B. 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
C. 整个电路都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D. 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E. 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必须要快;
F. 磁场的强度一定要强;  H、电路中一定要有电流表。
(3)在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应控制________不变。   
(4)在探究“感应电流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科技小组的同学猜想: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磁场的强弱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他们探究感应电流大小与磁场的强弱的关系,逐渐增大________,但得到的感应电流变化不定,没有规律,原因是________。风力发电的工作过程是将风能转化为叶片的动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________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