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是碳酸钙
B.在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C.在某溶液中滴加BaCl
2
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
3
的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含SO
4
2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AgNO
3
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原溶液中含Cl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10-26 03:28: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为了除去Na
2
SO
4
溶液中的CuSO
4
杂质,得到纯净的Na
2
SO
4
溶液。小王同学做了如下实验:①加入适量的KOH溶液,使CuSO
4
和KOH恰好完全反应。②过滤,使生成的Cu(OH)
2
沉淀和液体分离。小王认为得到的滤液就是纯净的Na
2
SO
4
溶液。
(1)你认为小王的除杂质实验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____。
(2)上述实验用到 KOH 溶液。小王同学用天平和已知质量为 15g 的表面皿,准确称取28gKOH 固体来配制该溶液。称量时,他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放 43g 砝码,在左盘的表面皿中加入 KOH 固体。这时指针偏向右边,下面他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
。
同类题2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实验室可用这一性质检验水的存在
B.因为铝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因此可以用铝锅盛装酸性物质
C.氢氧化钠易潮解,利用这一性质,氢氧化钠可以用作氧气、氢气的干燥剂
D.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可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利用这个性质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同类题3
下列各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一:向硝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B.图二:AgNO
3
和Cu( NO
3
)
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
C.图三: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度,溶液中溶质质量
D.图四: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同类题4
兰州牛肉面制作中通过添加蓬灰(主要成分K
2
CO
3
),使面条劲道有弹性.下列关于K
2
CO
3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K、C、O三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属于化合物
C.该物质由2个钾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O原子构成
D.取少量蓬灰滴加盐酸,有气体产生,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同类题5
(9分)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某混合物(Na
2
CO
3
与NaCl)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15g样品配成溶液,然后逐渐加入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在此过程中进行了3次数据测定,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和生成的气体质量如下表:
测定次数
1
2
3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100
120
生成气体的质量/g
2.2
4.4
4.4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次测定数据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
(2)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3)计算第2次测定数据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常见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