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
2
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
2
是酸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12-09 07:48: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溶液。
(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
(3)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
同类题2
某植物的花瓣汁液(以下简称:X汁液)呈紫色,X汁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有如下现象:
溶液名称
白醋
稀盐酸
氯化钠溶液
蒸馏水
石灰水
氢氧化钾溶液
X汁液
红色
红色
紫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1)据上表推测,X汁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做酸碱指示剂;
(2)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pH_______(填“>”、“<”或“=”)7。
同类题3
实验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依次开展了以下探究,请完成其中的三个空。
提出问题1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并不断振荡。
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变质了。
提出问题2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
(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________。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猜想2正确。
思考与讨论有同学认为,探究1已经证明了碳酸钠的存在,所以实验探究2中的实验步骤(1)是多余,只要如实验步骤(2),样品溶于水后,直接滴入酚酞即可的。该同学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紫色石蕊试液中,并轻轻振荡试管,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
A.步骤①
B.步骤②
C.步骤③
D.步骤④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常见的化合物
物质的酸碱性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