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沉默曾遭遇鲁迅的重批。但鲁迅同时又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1世纪,这是一个自由表达的时代,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爱上发言。小至生活琐事、娱乐八卦,大至文化界、学术界等专业领域,都在这个时代通过网络、报章、视频等走向广泛地被言说。
我们的沉默、我们的发言,是国人曾经和正在的形象。对此,你有什么样的体会和感受?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感情,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而事实的另一面是,今天的人们又特别热衷于“质疑”,例如:专家质疑曹操墓真伪,游客质疑圆明园英文简介,网友质疑旭日阳刚民工身份……;今天的人们也易遭质疑:“周老虎”在网友质疑下“现原形”,甲流死亡数字被钟南山院士质疑,春晚“动漫兔”设计者在“春晚”转播中有镜头被质疑炒作,余秋雨无意之间成“股神”身家过亿引质疑……
2016年最惹眼的汉字,无疑是《新周刊》年度新锐榜选出之“刷”字!
回望上年度的节奏——刷!刷!刷!杭州G20峰会刷新了中国形象,“天宫二号”们刷新着中国新纪录,里约奥运中国女排刷出了国人自豪感,人们已经可以告别钱包,吃饭购物,不用现金,不必用卡,而是直接刷二维码;不久的将来,剧脸将取代验指纹进行电子支付;国人登机只需刷一下身份证。
这是个国人刷屏的时代,人人都是“刷一代”。“刷”是全民行为,刷微信、刷微博、刷淘宝、刷外卖、刷直播、刷票房、刷流量、刷存在感——我刷故我在。人人都是低头族,乘车刷、工作刷、休闲刷,朋友聚会刷、家庭聚餐刷。
有人说:刷,是我们今天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刷,是这个时代最生动的人类速写。刷,让我们对面不相识,让我们比邻若天涯:刷,是我们整齐划一的动作,是互联网时代的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