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推理是科学课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某无色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石蕊试液变蓝色,则该无色溶液的pH在13以上
D.铁与硫酸铜溶液、铜与硝酸银溶液、氢气和氧化铜之间都能发生置换反应,因此,置换反应不一定要在溶液中进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1-08 06:51: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A、B、C、D、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种常见物质。C、D是单质,C为紫红色固体,D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B的浓溶液常用做干燥剂。已知Fe和A、B的水溶液分别能发生反应:①Fe + A → C + E;②Fe + B → D + E 。
(1)写出A、B、C的化学式: A
, B
,C
。
(2)现有Fe和A、C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小刚想测定该混合物中C物质的质量分数,他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你认为,小刚的实验数据处理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是
。
同类题2
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下图中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同类题3
如图所示是小科同学设计制取氢气的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 若B无水硫酸铜变蓝,则说明A装置产生的氢气中混有________________:
(2) 若C处出现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说明A 装置产生的氢气中混有__________气体
同类题4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对“铁粉和硫反应”所作的改进实验。用烧红的玻璃棒接触后混合物剧烈反应,玻璃棒移开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底部,由此可知该反应是一个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为确保冷却后的生成物不能被磁铁吸引,实验中的硫粉要稍微过量,目的是
。
同类题5
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 Ⅱ.将铜片浸入稀硫酸 Ⅲ.将铁片浸入硝酸银溶液
(1)上述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将铁、银二种金属浸入
(只填一种)溶液中,即可验证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金属
金属的化学性质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有机物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