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到实验室进行气体性质实验。
(1)第一小组同学为检验某CO
2
气体中是否混有CO和H
2
,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①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_
。
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C装置变蓝,小冯同学由此判断气体中一定混有H
2
,小汪同学认为不对,理由是
__ __
。
(2)第二小组的同学探究某混合气体的成分。已知该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一种或几种。小组成员没装A装置,直接把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盛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已排尽空气),充分反应后,发现试管内物质质量减少1.8克,将反应完全后的气体全部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得到10克白色沉淀,则混合气体的成分至少有
____ _
种,肯定有的气体是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6-02-24 05:16: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紫色石蕊试液中,并轻轻振荡试管,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畅游初中常见物质世界。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号站”对应的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3号站”和“4号站”对应的物质均由三种元素组成且二者能发生化学反应。
(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稀盐酸”。列车途经“2号站”生成黄色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若列车上的物质为“氢氧化钙溶液”,列车途经“2号站”和“3号站”时均出现了白色沉淀。则“2号站”对应的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
同类题3
下图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C是光合作用的气态产物,D为一种理想的新能源,G为紫红色金属,它们均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其中F与H的组成元素相同;J不溶于水,是常见的重要的建筑材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D→G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3)写出反应H+I→J+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同类题4
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在物质的分类中,CaCO
3
属于____。(填字母)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3)写出该图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同类题5
在NaOH溶液中通入CO
2
气体,无明显现象。CO
2
是否能与NaOH反应?小南与小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在一烧瓶CO
2
气体中注入NaOH溶液后立即塞上带有导管和气球的橡皮塞,如图所示,振荡后观察到________。小南认为这就是CO
2
与NaOH反应的证据。
(2)小浦认为证据不够充分,还必须设置对照实验,理由是________ 。
(3)进行对照实验后,发现CO
2
确实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则小浦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空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