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功利化现象严重。教育功利化,应试教育盛行,学术腐败严重;文化功利化,一切向钱看,充斥着铜臭味;人际交往功利化,唯利是图,真情缺失;经济建设功利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凡此种种,说明社会大众普遍存在一种浮躁心理,急功近利,缺乏长远目标。而古代却不乏淡泊宁静、目光长远者,如诸葛亮在其《诫子书》中告诫儿子“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面对现实,静思古训,我们该如何立身处世?
正值扶贫攻坚战的关键阶段,巴东县县委书记陈行甲于 11 月 4 日发表了题为《精准扶贫中 自强感恩教育要跟上》的文章,以巴东县一名贫困户“碰瓷”政府的事例为例,指出了当下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痛点:少数贫困户“不自强、不感恩”,抱着“我是穷人我怕谁”的心态,“被好政策养得浑身不舒服”。由此,他建议加强贫困户的主动脱贫意识和老百姓的教育问题。引发网民热议,有人说书记看问题精准,有人赞书记“不仅扶贫而且扶志”,也有人批评陈行甲关于“感恩教育”的言论仍然是“官场思维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