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树叶从树枝向下跌落。“我想落到大地上。”树叶说。
西风刮起并改变了树叶的方向,树叶说:“其实我正想向东飞翔。”
转眼东风刮起把西风压倒,树叶说:“向西飞行其实更妙,”接着是势均力敌,西风对抗东风,叶说:“理智告诉我悬浮在空中。”东风和西风都停了,树叶猝然跌落。
树叶说:“我已决定径直走向地球。”
不久前,清华大学出新规,本科生不会游泳就拿不到毕业证书,此举立即引起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议。近几年,中小学生溺亡人数居高不下。有数据显示,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游泳,作为生存技能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家长希望孩子在中小学阶段就能掌握游泳技能。但因安全、成本、师资等问题,城市的中小学普及游泳课困难重重,农村的中小学无疑更是纸上谈兵。清华新规是否合理?有没有必要把游泳纳入学校必修课程?还有没有其他好办法让大部分孩子都能有机会学习游泳?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汗水。我还看到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以为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睛看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多年之后,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愧疚。这件事让我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现形式,更应该有人不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