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现代科技日益进步,文明快速发展,任何知识学问的数量和深度都远远超过古代,分工、分门成了必然的趋势,任何人都无法博通一切,各类专家应运而生。
请以“专家”为题目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命题作文 更新时间:2017-03-04 01:17: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各高校2017年新生录取结果已相继出炉。面对高考录取结果,有人欢喜有人忧。高考发挥失常或对录取结果不满意的学生,是打算“破釜沉舟”再来一次,还是寄希望于在大学表现突出实现“逆袭”?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91名参加过高考的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若高考结果不理想,66.5%的受访者可能选择复读。强优补短(58.8%)和调整心态(56.9%)被认为是复读阶段最重要的事。
“复读是我实现梦想的途径。”刘军表示,他对厦门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情有独钟,“高三模拟考的成绩也证明我有达到这个目标的水平,复读时看考试情况可以再调整”。
石邵阳介绍,复读班上绝大多数同学的高考成绩是提升了的,也让他认识了很多朋友,“但复读也相对让我‘老’了一岁,可能以后结婚生子等计划都会推迟一年”。他认为,有得有失,“既然选择了复读,那就把心静下来,踏实走完这段路,努力给自己一个最好的交代”。
46.2%的受访者认为复读值得,因为大学会直接影响未来人生;44.1%的受访者认为复读是为人生目标而努力。同时,38.1%的受访者坦言有心理压力和题型变动等风险,23.7%的受访者担心就业形势会越来越严峻,11.2%的受访者认为出国、考研等都能弥补高考的失利。21.6%的受访者表示要视情况而定。
受访者认为复读阶段最重要的是强优补短、巩固基础(58.8%)和调整心态(56.9%)。其他还有:坚持信念(40.7%),得到老师父母朋友的支持(39.1%),反思与改变学习方法(35.2%),选择一个好的复读学校(24.2%)和严格自律(19.0%)。
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黄县一中有两个风格迥异的老师:王老师和李老师。两个人都担任高三重点班的班主任。开学第一天,王老师的班会课上得中规中矩;李老师的班会课却是赤裸裸地对学生进行优胜劣汰教育——成绩好的同学坐在前面,成绩差的同学坐在后面。王老师听说后,建议李老师应该把成绩差的同学和成绩好的同学排在一起坐,相互帮助。李老师则对王老师说:“自然界的规律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生活不相信眼泪,学生们总有一天要面对残酷的现实,现在就让他们接受这样的事实,未尝不是好事。”王老师还想说什么,李老师说:“王老师,我的教育方式究竟恰当不恰当,一年后见效果,十年后见结果,我们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

一年后,高考结果出来了,李老师的班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王老师的班。但王老师还是不服气,他忧郁地望着李老师说:“一切都还没有完,10年后我们再来比较一下。”李老师冷笑一声说:“我坚信,我的学生在校园里可以打败你的学生,走到社会上,依然可以打败你的学生,因为我传授给他们的是一种理念。”

设想10年后,是王老师赢还是李老师赢?请结合材料内容作出回答,并给出你的理由。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符合文体特征;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