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水稀释
B.某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加入氯化铵晶体
C.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D.向两份同体积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镁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12-11 08:12: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有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欲将其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取什么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同类题2
如下图所示,t
3
℃时,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且烧杯底部分别有少量未溶解的甲、乙固体。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
3
℃时,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
B.升高温度,甲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乙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少
C.降低温度到t
2
℃,甲中的固体减少,乙中固体增加
D.降低温度的过程中,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始终不相等
同类题3
下列做法能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A.把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
B.将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升温
C.将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降温
D.在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少量氧化钠
同类题4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200毫升某溶液,密度为1.2克/厘米3,其中含溶质24克
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同类题5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t
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
(2)要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为饱和的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
(3)t
2
℃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
1
℃析出A物质______g(不含结晶水)。
(4)将t
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水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改变方法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