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乡刚回城的老三届在听一位哲学老师上课。黑板上一行字———世界上什么东西最亮?
有人说太阳,有人说原子弹炸迸的光,有人说激光..教室里充满了七嘴八舌的议论。一位知青站起来说:是漆黑的雨夜中,在泥泞小路上走了很久,突然看见的远方一点如豆的灯火。教室内一片寂静。
请以“最亮的东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最近,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秦春华院长的文章《这些“牛孩”的人生呢?》引发了热议。文中,秦院长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入读一所好大学似乎成了追梦的终点。然后便找不到奋斗的方向了,哪怕是很多拼进了北大、哈佛的“牛孩”,也不知道自己接下去的“人生方向”了。
哈佛商学院学生李柘远对此回应:任何努力都值得尊重,请多给学生们一些尊重、耐心和鼓励。人生方向,不是空想出来的,是用一个个小目标拼出来的;别着急,别焦虑,把眼下的每一步走实,你会走的很好。
某学校新高二的一次班会,大家争相发言。
学校号召在进入高二年级同学中成立一些有特色的课外协会,有些位同学想成立“农夫协会”,开荒种地,养花种菜,像海子一样关心粮食和蔬菜 ;有些同学想成立“取名协会”,给学校附近的小山、小河以及校内的每一棵树都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有些同学想成立“诗和远方协会”,想做一些更加诗意和浪漫的事情;……都好诱人,好有创意。也有同学认为这些都是虚的,都是“不务正业”与“无用之用”,一年多的之后的高考分数才揪心,才沉甸甸,还是要一心瞄准高考,把课外的分分秒秒都用来钻研功课。又有同学对这种“一心瞄准高考”的说法进行了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