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赏大家张伯驹的女儿在《忆父亲二三事》中写道:“父亲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看的书很多:少年时就熟读《古文观止》;三千多卷的《二十四史》,二十多岁时便已读完了两遍;《资治通鉴》也如数家珍;唐诗宋词读记得就更多了。”这就是底子吧。从前的人,不管是写文章的、作书画的、唱戏的,都非常重视打好底子,所以他们的文章、书画、戏,才都样样到家,味道十足,很有面子。
一位游泳运动员挑战横渡英吉利海峡,开始很顺利,但游到一半时,海上起了浓雾,运动员此时在茫茫大海中,完全失去了方向感,他不知道该往哪里游,还要游多远才能上岸,越游越心虚,坚持一段时间后,他终于宣布效弃。
他爬上救生艇后,才发现只要再游一千多米就到岸了。众人都为他惋惜,他也懊恼道:“我如果知道距目的地只有一千多米,一定会坚持到底。”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么一句经典台词:“让你难过的事情,有一天,你一定会笑着说出来。”在你的生活或阅读经历中,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