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诗人陆游在他83岁的那一年,给他的一个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时写了一首《示子通》,其中的一句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你认同“功夫在诗外”的主张吗?如果认同,你是怎样理解的?如果不认同,理由何在?请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或独到的观点。不止于“学诗”,其他许多方面都可以涉及。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在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中,山东省实验中学的高三学生孙洪涛,凭借出色的折纸技能,最终拿到了该校降低60分录取的资格。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热议:有人认为孙洪涛凭着自身的努力及对兴趣的坚持,得到名牌大学向他伸出的橄榄枝理所应当,同时这也体现了大学自主招生“潜力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原则;也有人认为这会加剧家长的捷径思想与侥幸心理,从而加重孩子上各种特长培训班的负担,加之“怪才难以界定”,容易在招生过程中出现暗箱操作等不公平的现象。
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五四”精神滋养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他们的精神风貌记录在我们读过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鲁迅《记念刘和珍君》、***《沁园春·长沙》、巴金《家》、杨沫《青春之歌》、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罗广斌《红岩》、路遥《平凡的世界》……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生无所息。”
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的工作。 ——歌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 ——《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 ——旅游专家
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以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 ——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讲述你自己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