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试采用两种措施,使其变为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写出方法和计算过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6-03-14 06:45: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C时,在盛有100g水的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的A、B两种物质,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甲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烧杯乙中溶液质量是130克
C.烧杯甲中溶液降温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D.A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物质
同类题2
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结晶实验过程,请回答:
(1)蒸发前原溶液是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___.
(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___(填字母)的.
A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 无法判断.
同类题3
某同学在20 ℃(已知硝酸钾—KNO
3
的溶解度:20 ℃时为31.6克,50 ℃时为85.5克)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5.5克硝酸钾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①③④均为饱和溶液
D.④→⑤可析出53.9克硝酸钾晶体
同类题4
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
(2)t
2
℃时,将5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3)将t
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4)t
1
℃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2),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
同类题5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表示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
。
(2)要使t
1
℃的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
。
(3)t
2
℃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_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
(4)要配置t
2
℃时b的饱和溶液100克,需要的实验器材有(不包括水、b等试剂)天平、量筒、温度计、玻璃棒、
________________
等。
(5)将t
1
℃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均升高到t
2
℃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____
(填选项序号)。
A.c>a=b
B.a=b>c
C.a>b>c
D.b>a>c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水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