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如要加快某固体物质的溶解速度,则下列方法中不适宜的是()
A.不断搅拌
B.加热
C.将固体粉碎
D.加溶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1-07 06:45: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表是氯化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27.6
34.0
40.0
45.5
51.1
A.氯化钾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60℃的氯化钾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
C.80℃时,氯化钾固体溶解度是51.1g
D.2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4.0%
同类题2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
2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
(2)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_______________;
(3)分析t
1
℃时,将1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欲使t
2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任填一种方法)。
同类题3
如图三条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均可使它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
A.a溶液
B.b、c溶液
C.c溶液
D.a、b溶液
同类题4
物质在溶解时速率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硫酸铜为例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假设一:温度因素;温度越高,硫酸铜晶体溶解速率越快;
假设二:搅拌因素;搅拌能加大硫酸铜晶体溶解速率;
假设三:颗粒大小因素;
_
;
(进行实验)设计实验证假设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
结论
在 2 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注入温度相同的
100mL 水,再同时向烧杯中各加入一药匙颗粒大
小相同的硫酸铜晶体,其中一个烧杯用玻璃棒搅
拌
在搅拌的情况下,硫酸
铜晶体溶解得
_
(填“快”或“慢”)
假设二
正确
(反思评价)
(1)在上述因素中,能改变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
_
;
(2)用分子观点解释温度的影响
_
;
(3)在本实验中搅拌能加快晶体溶解速度的原因
_
;
(4)要使试管里的固体加速溶解,常采用的方法是
_
。
同类题5
下表是硝酸钾(KNO
3
)、氯化钠(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KNO
3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NaCl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g硝酸钾、18g氯化钠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g水中。改变温度只使硝酸钾析出,则温度T(℃)的范围是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响)。当改变温度的过程中氯化钠在溶液中恰好饱和时,溶液中溶质硝酸钾和溶剂水的质量比为____。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