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常说,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现在我们却面临着一些乡土方言消亡的尴尬。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在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讲方言的人也越来越少。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使用,如果一个方言使用得越来越少,就难逃衰落的命运。另一方面,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讲普通话。其实,讲普通话方便人们交流,这是国家的战略,也是一件促进人们更好交流的好事情,但是如何在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及其代表的文化之间求得平衡,寻找到最大公约数,仍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对于乡土方言消亡的尴尬你有怎样的感触呢?请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作文 更新时间:2018-03-10 04:05: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作家毕淑敏说人生有三件事不能俭省:学习、旅行、锻炼身体。
学习是需要费用的,就算圣人孔子,答疑解惑也要收干肉为礼。学习费用支出的时候,和买卖其他货物略有不同。你不知道究竟能得到多少知识,这不单决定于老师的水平,也决定于你自己的状态。谁也不能保证你在付出了学费之后一定能考上大学,你只能先期投入。机遇是牵着婚纱的小童,如果你不学习,新娘就永远不会出现在你人生的殿堂。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蝌蚪,长大了都变作井底之蛙。这不是你的过错,只是你的限制,但你要想法弥补。要了解世界,必须到远方去。旅游的好处却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常常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蓄积。旅行让我们的身体感悟到不同的风和水,我们的头脑也在不同风情的滋养下变得机敏和多彩。目光因此老辣,谈吐因此谦逊。
社会进步了,物质丰富了,用不完的热量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负担。于是可我们没有办法,只有不间断地投入金钱投入时间,操练贫瘠的肌肉和骨骼,以保持最起码的力量和最基本的敏捷。
读了这则材料,结合自己的经验,你觉得哪一点最不能俭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