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现有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100g,在下列情况下能改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
A.恒温蒸发掉20g水
B.恒温加入少量的硝酸钾
C.降温到10℃
D.升温到25℃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6-07 02:51: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表格中是KNO
3
、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克)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KNO
3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NaCl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1)50℃时,KNO
3
的溶解度是_____。
(2)KNO
3
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_____的方法提纯。。
(3)要使50℃时,KNO
3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如下图所示,一木块漂浮于0℃的KNO
3
饱和溶液中,若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请画出V
排
随温度变化的大致图像_____。
同类题2
已知30℃时100克水中溶解50克氯化铵恰好达到饱和,30℃时将80克氯化铵配制成400克的溶液。
(1)计算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2)若不饱和,为了使其饱和可用下面的方法:
①蒸发溶剂法:需蒸发多少克水才能成为饱和溶液?______
②加溶质法:需再加入多少克氯化铵才能成为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同时蒸发掉10克水,并冷却到T°C时,分别析出2克甲和3克乙物质(均不带结晶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不同
B.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等于20克
C.T℃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降低而变小
D.将T℃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混合(甲、乙不反应),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同类题4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t
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
(2)要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为饱和的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
(3)t
2
℃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
1
℃析出A物质______g(不含结晶水)。
(4)将t
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同类题5
饱和溶液是不能继续溶解
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
,则是该种溶质的是不饱和溶液。浓溶液
是饱和溶液(选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饱和溶液
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
是稀溶液,稀溶液
是不饱和溶液。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改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