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某同学家的下水管道堵塞了,于是他买了一瓶“管道疏通剂”(部分说明如图所示)。疏通剂是利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以加快氢氧化钠与毛发等淤积物的作用,反应的原理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管道疏通剂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
(2)按照使用说明,该同学对“疏通剂”作了进一步研究,先向烧杯中加入206 克水,再加入本品200 克,当铝粉全部反应后,求:(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①生成氢气的体积。(ρ氢气=0.09 克/升)___________
②反应后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9-06-23 06:08: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不仅是因为其物理性能优良,还与它们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的探究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请你一起探究。
实验目的: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强弱。
所用试剂: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光亮的薄铁片、薄铜片、薄镁片。
实验过程:步骤Ⅰ: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在空气中点燃片刻,观察燃烧的现象;
步骤Ⅱ: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硫酸的试管中;
步骤 Ⅲ: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
实验现象记录表
金属
空气
稀硫酸
硝酸银溶液












 
实验记录:用“√”表示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用“—”表示观察不到实验现象(具体见上表)。
(1)通过步骤Ⅰ可以得出三种金属中 的金属活动性最强,判断依据是   
(2)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步骤Ⅱ和步骤Ⅲ中,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除了金属的体积、溶液的体积、溶质质量分数以外,还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实验结论: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元素符号表示)。
反思与交流:若利用上述试剂制取氢气,小明认为应该选择金属铁和稀硫酸反应,而不选择金属镁和稀硫酸反应,他的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