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冬天,室外气温零下5℃,室内开着暖空调,小明从温暖如春的室内走到刺骨寒冷的室外,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不被冻伤,小明此时环境温度几
A.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
B.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C.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增加
D.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07 04:38: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人们都说:“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 ℃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小柯认为这是因为100℃的水蒸气和100℃的热水温度虽然一样,但100℃的水蒸气变成100℃的热水时,还要放出热量。对此,小柯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中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
①将一定量温度为t1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A。
②向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入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
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比较发现t2高于t1。
(1)杯中水面上升是通入的水蒸气发生
(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2)t2高于t1的原因是
。
(3)小江认为因未设置对照,小柯的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他的观点。请你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帮助小柯设计后续实验方案(要求简要叙述实验过程和证明小柯观点的应有实验结果):
。
同类题2
在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和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珠,水珠是在车窗的()
A.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
B.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
C.都在内表面
D.都在外表面
同类题3
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出去糖汁中的水分。为了使糖在沸腾的时候不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下列方法中可以采用的()
A.用减少压强的方法除水
B.用增大压强的方法除水
C.添加催化剂
D.让太阳晒干
同类题4
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水从20℃被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不考虑水和玻璃密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瓶内的水不会汽化
B.烧杯和玻璃瓶内的水同时沸腾
C.玻璃瓶底部露出体积逐渐增加
D.玻璃瓶外水所含热量始终比瓶内水的热量多
同类题5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准确的是( )
A.在
BC
段物质处于液态
B.第10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并存状态
C.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8℃
D.
BC
段物质温度不变,说明没有吸热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物态变化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