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材料来自“血浓于水”的家庭微信群关于“一张老照片”的聊天记录,阅读后根据要求写作。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以“致我的前辈”为副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命题作文 更新时间:2019-03-25 09:12: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②“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
③“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④“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⑤“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中华文化异彩纷呈,但异中有同。读了上述五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战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我们大家熟知的烛之武,晋文公,荆轲,百里奚,管仲,鲍叔牙,伍子胥等等都在那个时代大放异彩。李世民曾经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请同学们随意挑选你所熟知的一位或几位春秋战国时期的英雄人物,说说他们身上有什么优秀的品质,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今人居住的是钢筋水泥构筑的都市丛林,楼上楼下形同陌路;古人居住的是瓦房小巷,端个碗能尝百家饭。今人驾着轿车风驰电掣地行驶在“十面霾伏”的高速路上;古人驾着马车优哉游哉地欣赏着水墨江南。今人主张的是想笑就笑、想唱就唱的奔放情怀;古人钟情的是欲语还休、无语凝噎的含蓄之美……对于古今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017年10月9日,一篇名为《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的文章被发表在公众号“清华附小2012级4班”上,很快,此文刷爆朋友圈,截至10月11日17时30分,文章的阅读量已经突破十万加,收获了7000多个赞。《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情曲线》《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苏轼vs李白》……初看这些研究课题,你或许会以为是研究生或本科生毕业论文,可是你错了。他们的作者是一群小学生。这也为他们赢得了“史上最强小学生”的美誉。
在一片夸赞声中,也有不少网友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要推进中小学探究式教育,不能只用学科分数评价学生,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也有人认为这种研究对学生、老师和家长的要求都比较高,向其他地区推广的难度太大,这种模式不具有可复制性。还有人质疑,这种看似高大上的活动,实则给老师和家长带来巨大的负担,并不能反映小学生的真实水平。
对以上说法,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观点。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知识点
写作
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