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
B
鉴别Fe、CuO、C三种黑色固体粉末
滴加稀硫酸
C
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加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D
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提纯硝酸钾
蒸发溶剂
A.A
B.B
C.C
D.D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25 02:03: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饱和溶液
B.乙可能是饱和溶液
C.丙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D.丁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
同类题2
将一块塑料板放入50°C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塑料板漂浮于液面上(如图)。若将溶液降温到20°C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看到塑料板上浮,应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
。
同类题3
“NaCl+CO
2
+NH
3
+H
2
O===NaHCO
3
+NH
4
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aHCO
3
是纯碱
B.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只有NH
4
Cl
C.配制饱和食盐水时,可通过搅拌来提高食盐的溶解度
D.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同类题4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
(2)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4)10℃时,将11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刚好饱和,则此时甲的溶解度为
克;若将烧杯内溶液升温到50℃(不考虑水的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甲物质的溶解度
同类题5
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0℃~30℃)如表中所示:
0℃
10℃
20℃
30℃
氯化钠
35.7 g
35.8 g
36.0 g
36.3 g
碳酸钠晶体
7.0 g
12.5 g
21.5 g
38.8 g
分析表中数据,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0℃~30℃之间,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B.在0℃~30℃之间,同温度下,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都是不相等的
C.将含水各100g的氯化钠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从30℃降至0℃,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D.欲从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钠晶体,可采取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结晶的概念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