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是指双方不再发生争执,相互理解,归于和好。我们常常需要与他人进行“和解”,但是否需要与自己“和解”呢?“与自己和解”,可能是对自己现状的妥协与接受,可能是放下了内心的挣扎与执念。“与自己和解”,或许可以找回内心的平静,或许会造成缺少鞭策自己的动力……
材料一:上班第一个小时看见同事打游戏就想走人,毕业3年竞连换7个雇主,被领导一句话气得转身写辞职信……当下处于职场最年轻阵营的“95后”群体,频频出现“秒辞”现象。
材料二:别叫我裸辞的“95后”,我不是玻璃心,我是找到了更有价值的工作,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工作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技能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这个‘农家子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95后”大国工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冠军蒋应成说,“只要熟练掌握一项技术,不管到哪不管多久都能自立自强、服务大家。”
材料一:陈波涛是某电子设计公司技术总监,当初他怀着设计中国“芯”的梦想入职时,有人告诫他:“没有至少8年的扎实积累,难以在芯片设计工程师的岗位上发光。”他把这句话记在心里。几年来,他和团队一起,心无旁骛,埋头攻关,研制出的芯片获得国际高水平安全密码芯片认证证书,打破国外垄断格局,走出一条中国“芯”之路。他体会最深的是,研制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需要“挑山工”一般的奋斗者精神。
材料二:一枚指甲盖大小的芯片,竟藏有60多万个基因探针,不仅能预测10大类、近170种疾病,还能成功检测“SARS”病毒……这枚生物芯片研制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将中国“芯”视作自己一生的事业。
材料三: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中国“芯”再也不能受制于人。(央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