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馆与林黛玉(《红楼梦》 未庄与阿Q(《呐喊》)
茶峒与翠翠(《边城》) 渣滓洞与小萝卜头(《红岩》)
黄原与孙少平(《平凡的世界》 大海与桑地亚哥(《老人与海》)
③电影《阿Q正传》在结束前增加了画外音:“阿Q死了,阿Q虽然没有女人,但并不如小尼姑骂的断子绝孙了。据考据家的考证说,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9月开学季,许多高校在新生报到期间都引进了人脸识别系统,新生到校不再需要复杂的报到流程,只要通过人脸识别系统便可以轻松完成报到。同时,为方便考勤,在上课的教室内,学校也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但人工智能的功能远不止于此。据了解,通过人脸识别系统,上课期间学生发呆、玩手机等行为都可以被感知。此事引发了舆论的广泛争议。
有一条鱼,为了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与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了青蛙,便跳上陆地,几周后回到池塘,向鱼汇报在陆地上所见到的各种东西:鸟、牛和人。鱼根据青蛙对每一样东西的描述创作了图画:人是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
文字是一个文明璀璨文化的重要表现。
①楔形文字是大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刻在石头或泥版(泥砖)上的文字,是我们已知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在西亚流行的时间长达3000年,大约公元前75年开始,楔形文字再也无人知晓。
②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是古代埃及的文字,它发源于5200年前的青铜时代早期,圣书体一直使用到公元5世纪,随后消亡。
③甲骨文,主要指我国商朝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它上承原始刻绘,下启西周文字,我们现代使用的文字就是由它渐渐演变而来。
④玛雅文字是中美洲玛雅文明文字系统,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这个文字于西班牙人在公元16-17世纪入侵玛雅后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