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语,“君子如玉”“谦谦君子”“君子不器”等表达了中国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然而备受古人推崇的“君子”品格,已然成为现代人的稀缺品格。很多人提出,应提倡做一个“现代君子”。然而,何为“现代君子”,又如何做一个“现代君子”,也是众说纷纭。
2018年秋,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除了延时播放备受诟病,节目中的“娘炮”现象更是引发人们的大讨论。一种观点认为:“娘炮”之风当休矣!“少年娘则中国娘。”男不像男,天天霸屏的“娘炮”误导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多元化的社会,人们应该多包容此种“娘炮”现象,精致、细腻、温柔,也可以是男性多元化审美的一种。油头粉面的现象并不可怕,只是在表现“娘炮”特色的同时,男儿本色尤其是骨子里的阳刚内涵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