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常用来比喻人们依据实际需要,对事物作出调整、变通。
世间万物都在发展变化,我们常常处在一个不确定的变化中。为适应变化的情况,人是要有弹性的,从身体到心灵,都要有弹性。身体,它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弹性越来越小;但是,心智的弹性可以越来越大。
你有这方面的经历和体会吗?请以“心灵的弹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在农家仓库里觅食的老鼠意外地掉进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意外使老鼠喜出望外,它先是警惕地环顾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危险之后,接下来便是一通猛吃,吃完倒头便睡。
老鼠就这样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日子在衣食无忧的休闲中过去了。有时,老鼠也曾为是否要跳出米缸进行过思想斗争与痛苦抉择,但终究未能摆脱白花花大米的诱惑,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觉得以米缸现在的高度,自己就是想跳出去,也无能为力了。
多年前,还是云淡风轻的季节,公司作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数千海思儿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
……
今天,是历史的选择,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
节选自《华为海思公司致员工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