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实验课上,小舟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他说:“我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
(1)小帆同学却说:“这种无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他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取无色溶液少许,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无色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小玉认为小帆的实验方案也不严密,不能证实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______ 。
(2)小玉设计了另一个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________
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
③________
④ ___
无色溶液中确实含有氢氧化钠
(3)小玉的步骤①所加试剂过量的目的__________;步骤②过滤之前,如何判断所加溶液已过量_________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10-10 02:44: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科学拓展课中,甲同学向两个充满CO
2
气体的塑料瓶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和Ca(OH)
2
溶液,迅速盖紧瓶盖后充分振荡,结果发现两个塑料瓶都变瘪。他认为据此实验现象,可以判定NaOH和Ca(OH)
2
均能与CO
2
发生反应。
(1)乙同学认为上述判定方法还存在不严密之处,他的理由是________。
(2)丙同学根据B瓶中出现的浑浊现象,判定Ca(OH)
2
与CO
2
发生了反应,提出了可以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去判断。那么,若要判定NaOH和CO
2
发生了反应,在排除了(1)中的干扰因素后,接下案的方法是________。
同类题2
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实验操作是将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a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写化学式)
。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
b
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
色。
同类题3
将下列各组内的物质混合,如果各组中的最后一种物质均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只留下一种不溶物(纯净物)的是()
A.Fe(OH)
3
、CuSO
4
溶液、NaOH溶液
B.Na
2
CO
3
溶液、澄清石灰水、盐酸
C.MgSO
4
溶液、Ba(NO
3
)
2
溶液、盐酸
D.BaCl
2
溶液、AgNO
3
溶液、稀硫酸
同类题4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装运氢氧化钠(有腐蚀性)的箱子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同类题5
用H
2
O作反应物或反应物之一,经过一步反应无法制得的是()
A.Cu(OH)
2
B.H
2
C.Ca(OH)
2
D.H
2
CO
3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常见的化合物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